【羊城晚報】含糖飲料“續(xù)命”的年輕人,,你將如何擁有健康未來?

發(fā)布日期:2024-04-16

每天一瓶“快樂水”,、靠奶茶“續(xù)命”,、每周需要一點糖分……如今,咖啡,、奶茶等飲料品種繁多,,花式吸引著消費者的味蕾。而近日上海市試行全國首個飲料“營養(yǎng)選擇”分級標識,,又引起了一波對含糖飲料的熱烈討論,。

日前,羊城晚報記者面向廣大消費者開展了一次關(guān)于日常飲料喜好的問卷調(diào)查,。平時喝加糖飲料的頻率,?你認為的“無糖”是什么意思?你會考慮戒含糖飲料嗎……飲料成為許多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那么“飲料時代”將有怎樣的未來,?

?

“必備”嗎?超過50%的年輕人靠飲料“續(xù)命”

果汁類,、奶茶類,、碳酸飲料、功能飲料……飲料種類更加細分,,為消費者提供了諸多選擇,。在256份問卷調(diào)查中,僅有11%的消費者表示“不喝飲料,,只喝水”,,而上述前四類飲料分別占比超過40%,備受消費者歡迎,。對于喝飲料的頻率,,“幾乎每天,靠飲料‘續(xù)命’”“一周2-5次,,不喝心癢癢”占比加起來超過50%,。

“您平時喜歡喝哪種飲料”調(diào)查結(jié)果比例

小桐是一名工作三年的“打工一族”,咖啡和奶茶是她生活中的必需品,。出于健康考慮,,她從以前每天必喝1杯到現(xiàn)在控制在每周2-3次。“就是嘴饞了想喝飲料,,而且和朋友出去一定會喝奶茶,。”在校大學生阿緯也告訴記者,,和朋友們出去玩,,更容易禁不住誘惑,人手一杯“快樂水”,,顯得更加合群,。

“您喝飲料的頻率是多久一次?”調(diào)查結(jié)果比例

從問卷結(jié)果來看,,消費者在選擇飲料時大部分仍然主要考慮是否喜歡飲料的口味,。在價格合適、健康影響較低的情況下,,社交場合的需求也成了消費者選擇飲料的一大原因,。68%的消費者每周在飲料上的花費在50元以內(nèi),超過7%的人群每周花費超過100元,。

“你選擇飲料主要考慮的是,?”調(diào)查結(jié)果比例

在所有受訪消費者中,接近六成表示不會考慮戒飲料,,而在不到三成表示以后愿意戒掉飲料的消費者中,,在“3-5年內(nèi)”和“5-10年后”戒飲料的人群分別占比22%。

?

太快樂,?糖過量將引發(fā)健康問題

“飲料現(xiàn)在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那也是快樂的一部分?!绷私獾秸{(diào)查結(jié)果后,,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普通外科主治醫(yī)師敖建坦言,年輕一代消費群體已經(jīng)習慣生活中離不開飲料,,要戒掉它確實有點困難,,那么就一定要控制攝入量。

“大家常言‘快樂肥宅水’,,在這些飲品中,,糖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敖建如是說,。“糖能給人帶來愉悅,,提供人體70%的能量,,是維持人體代謝和免疫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zhì),適量飲用未嘗不可?!?/p>

記者走訪超市看到,,如今市面上銷售的各類無糖飲料中是否真正含糖的情況有所不同。許多飲料不僅含蔗糖或含有代糖,,也有一部分飲料的配料表中確實沒有添加任何糖或甜味劑,。

?

?

“部分‘無糖’飲料不含蔗糖但可能含有果糖,過量攝入可能誘發(fā)高尿酸血癥,,進而增加痛風,、泌尿系結(jié)石、腎結(jié)石發(fā)生的可能性,?!标P(guān)于攝入過量含糖飲料所帶來的健康風險,醫(yī)生列出一系列問題:“首先,,糖乃肥胖的重要源頭,,而飲料中的大量糖分,會導致身體熱量,、糖分嚴重超標,,一旦消耗不掉,就會增加體重導致肥胖,。過量攝糖還可能引起代謝紊亂,,導致血脂、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引發(fā)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p>

與此同時,,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口腔預防科副主任醫(yī)師陶冶也提醒,常見的碳酸飲料,、奶茶等飲料攝入,,會導致齲齒的形成、牙齒敏感度的增加,、牙齒表面酸蝕癥狀出現(xiàn),,以及與飲料中色素相關(guān)的牙面色素沉著。因此,,她建議適度攝入飲料,,并盡量選擇健康的飲品,白開水是最佳的選擇,。

在兒童和青少年群體中,,糖是他們的最愛之一,。在問卷調(diào)查中,超過60%的受訪者在自己不到12歲時就開始喝飲料,,其中5%在3歲以內(nèi)已經(jīng)喝飲料,,分別有36%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在喝飲料時選擇“正常糖”。對此,,醫(yī)生提醒廣大家長,,攝入甜食容易產(chǎn)生飽腹感,影響孩子正常飲食,,導致營養(yǎng)不均衡,,長期偏好甜食還可能影響腎臟發(fā)育。

?

?

會選擇嗎,?飲料要按營養(yǎng)分級

根據(jù)上海市試行的飲料“營養(yǎng)選擇”分級標識標準,,飲料中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劑等4種成分含量,決定了飲料評定等級從高至低分為A,、B,、C、D四級,,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可以看到相關(guān)標識,。

在評定等級的判定上,需要取最低等級作為最終的總體級別,。就非乳源性糖而言,,該營養(yǎng)成分以0.5g/100ml、5g/100ml和11.5g/100ml為節(jié)點劃分四級,,少于等于0.5g/100ml的飲料可獲得A級,,0.5g/100ml至5g/100ml的飲料則可獲得B級,以此類推再評出C,、D級,。

本次問卷調(diào)查中,70%以上為不超過30歲的消費者,,其中10%為未成年人,。“如果飲料按糖度,、反式脂肪含量等進行營養(yǎng)分級,,會影響你的選擇嗎?”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超過33%的消費者表示不會受到影響,,想喝飲料就會選擇購買,。而選擇“如果等級低,則不會購買”以及“看到分級就不想喝飲料了”的比例分別為42%和20%,。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jù)調(diào)查,,超過一半的初中年齡段的消費者不會在意飲料的分級,,比例在所有年齡段中排名最高。來自廣州的初一學生奕純告訴記者,,自己和同學平時選擇飲料只是因為想喝,,“盡管會選半糖或少糖的茶類,但不會考慮營養(yǎng)等級帶來的影響”,。

?

?

審慎對待飲料,!營養(yǎng)專家呼吁多喝白水和淡茶水

近年來,全球含糖飲料的消費量不斷增加,,多項研究表明,,含糖飲料高消費會導致肥胖、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每年有18.4萬人的死亡可歸因于含糖飲料。有研究表明,,無論運動水平如何,,每周喝超過兩份含糖飲料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

“既然大家的生活離不開飲料,,那么就應更審慎對待飲料?!卑浇ńㄗh,,減少攝入量是第一步,從量上著手,,逐步減少含糖飲料的消費,。此外,加強體育鍛煉非常重要的,,適當增加運動量以消耗多余的熱量,,從而抵消部分飲料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選擇飲料時,,可以多關(guān)注其成分,。對于防腐劑或添加劑使用較多的飲料,應減少攝入量,。建議多查看成分表,,選擇配料干凈,、添加劑較少的飲品。

與此同時,,中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學系教授蔣卓勤也呼吁:多喝白水和淡茶水,。

實際上,飲料分級標識不是新鮮事物,,新加坡從2022年起實施《食品條例(第2號修正案)》,,將零售市場上的預包裝飲料根據(jù)含糖量和飽和脂肪量的高低分為A、B,、C,、D四個級別。如今上海試點飲料分級,,在國內(nèi)尚屬首次,。營養(yǎng)專家表示,此次分級試點是一次有益的嘗試,,有助于落實科學膳食目標,,不斷提升公眾的健康水平。

?

?

“無糖”飲料里到底有沒有糖,?

隨著健康飲食觀念日益增強,,市面上許多飲料都宣稱“無糖”“0卡”。這些飲料是否真的“無糖”,?而消費者又是否知曉其中玄機,?

問卷結(jié)果顯示,有75%的消費者在選擇飲料時會留意配料表,。其中,,是否含糖成了他們關(guān)注的一大重點,半數(shù)人群會留意是否含有糖,、咖啡因,、植脂末等其他添加劑乃至關(guān)注配料表中所有內(nèi)容。

配料表看了,,會影響你選擇甜度嗎,?問卷中25%的消費者會選擇“無糖”飲料,42%選擇“少糖”,,18%選擇“正常糖”,。

“我知道包裝上的‘無糖’不代表沒有一點糖,但不影響我的購買,?!?7歲的小溫是一名羽毛球愛好者,他表示,,自己每周兩三次打完球后會喝運動飲料,,主要是為了補充能量,;如果平時和同事一起下單果茶和咖啡,也不會特意看是否無糖或者添加的是什么糖,。

“您覺得飲料中的‘無糖’是指,?”調(diào)查結(jié)果比例

按照《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的規(guī)定,每100毫升飲料中含糖量小于等于0.5克,,可以稱為無糖飲料,。在調(diào)查中記者留意到,20%的受訪者理解的“無糖”是“沒有白砂糖”,,超過四分之一的人群認為“無糖”是“僅添加木糖醇或赤蘚糖醇等代糖”。

“大家的健康意識歷來存在,,但問題在于他們往往缺乏足夠的健康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消費觀念和行為,。而當配料表與其剛需產(chǎn)生分歧的時候,還是以自己的意愿去進行選擇,。展望未來,,加強對消費者的控糖科普將顯得尤為必要?!敝袊称樊a(chǎn)業(yè)分析師朱丹蓬向記者表示,,從健康角度出發(fā),尤其是控糖方面,,飲料分級這些建議性指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今無糖飲料消費市場的快速發(fā)展,正在促使產(chǎn)業(yè)端不斷創(chuàng)新升級迭代,。這一現(xiàn)象是消費端對于顏值管理,、體重管理、營養(yǎng)管理以及大健康管理需求的直觀體現(xiàn),。

羊城晚報2024年4月16日A11健康版報道